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个叫伏羲的人。

他除了发明渔网,教会人们捕鱼之外,还仰观天文、俯察地理、近取诸身、远取诸物,把天地万物之道理,绘成了八个长长短短的符号。从此,「八卦」诞生了。

商朝末年,有一个叫姬昌(周文王)的人。

他是周人的领袖,商人的囚犯。在被商纣王囚禁期间,他在狱中潜心研究伏羲八卦,领悟到天地万物「变化」之道理。他将「八卦」推演成「六十四卦」,给每一卦作了「卦辞」,并决定造反。

周朝初年,有一个叫姬旦(周公)的人。

他是姬昌的第四个儿子,他的二哥姬发(周武王),继承了父亲姬昌的遗志,率军灭掉商朝。次年,武王去世,姬旦接过担子,辅佐年幼的侄儿姬诵(周成王)平定叛乱、治理朝政,「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」。

姬旦在治国之余,还进一步发展了《周易》。他在父亲姬昌的基础上,给「六十四卦」每一卦的每一爻(yáo),都作了「爻辞」。从此,《周易》的《易经》部分正式完稿,一本算卦书成型了。

但,还没完~

春秋末年,又有一个叫孔丘(孔子)的人。

他晚年迷上了《周易》,自己玩味之余,还写了十篇「读后感」来阐释《周易》的思想,直接把《周易》从算卦界引入了哲学界。那十篇「读后感」被后人称为**《十翼》(十只小翅膀😊),也称为《易传》。**

我们平时所说的《周易》,就包括《易经》和《易传》这两个部分:

  1. 《易经》:卦辞、爻辞;
  2. 《易传》:彖辞(上下两篇)、象辞(上下两篇)、系辞(上下两篇))、说卦、序卦、杂卦、文言。

其中,「传」是对「经」的解释。如果把《易经》理解为教材的话,《易传》就可以看作是教辅材料。

我们再简单回顾一下《周易》的发展史:

  1. 伏羲画「八卦」;
  2. 周文王推演「六十四卦」,作「卦辞」;
  3. 周公作「系辞」;
  4. 孔子撰《易传》。

记住了吗?

哈,记不住就算啦!因为这些历史,并没有「证据」。伏羲到底是一个人,还是一个部落的名称?《易传》是春秋时期的孔子写的,还是战国人写的呢?很多疑点,史学界尚没有定论。所以,你可以选择相信,也可以把它当作是传说。

虽然不知道版权人是谁,但《周易》还是流传了下来,并在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。

正史现在开始👇

在周王朝时期,有个位次「三公」的高级职位,叫做「太卜」。

他们是卜卦技艺的官方指定传承人,也是国君决策团队的首席风控专家。每当遇到国家大事,比如在要哪里修建都城啊,要不要跟 A 国打战啊,要不要娶 B 国的公主啊?国君不能自己拍脑袋,得找卜官问一问,算一算,看看是吉是凶,老天同不同意,再作决定。

PS:我个人有点儿怀疑,《周易》的卦辞和爻辞,会不会是这些卜官们一代代的经验总结,最后冠上大领导文王和周公的名字呢?

到了有秦一代,为了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,朝廷开始大规模禁书删帖,清理胡言乱语的知识分子,鼓励大家以理工男为师,学习技术建设富强国家。结果,诸子百家们的书被一把火烧了。而《周易》是算卦书,逃过一劫。

等到刘邦当上皇帝,改朝换代,前朝禁掉的书,又慢慢重现江湖。

**为了传承古代典籍(以及拉拢知识分子),汉武帝在位时设置了「五经博士」。**博士是一种学官,年薪六百石,级别跟现在的厅级干部差不多。

「五经博士」专门传授五部先秦古书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,「四书五经」中的「五经」,指的就是它们。

因为这几本书被官方尊称为「经」嘛,后世称呼它们时候,会在书名后加个「经」字,比如把《诗》叫做《诗经》,把《易》叫做《易经》。「经」是一种尊称,不是所有的书都能叫作「经」。想起前段时间风口浪尖上的那本《平安经》,容我再给它一个白眼🙄️

顺便再加一嘴,据说《易》其实有三个版本,是三种不同的算卦流派,分别是**《连山》、《归藏》、《周易》**。但前两者没流传下来,所以当我们说《易经》的时候,一般指的是《周易》。

《周易》在汉代被封为儒家经典,成为读书人跻身知识圈层的必读书目,后世对它的解读作品层出不穷。

到了唐朝,科举制逐渐成型,平民也可以自由报考「公务员」了。但作为考公参考书的「五经」,学界存在着不同的理论派别。于是,唐太宗给当时的国子监祭酒,也就是教育部部长孔颖达,下达了一个任务————编纂《五经正义》,意思是出一套官方标准教材。

我现在看的《周易正义》,就是当时的成果之一,适合打基础入门。

好了,第一讲就到这里(长舒一口气)。如有任何错误和建议,请毫不留情地指出。拖了这么久,对不起大家了🙇‍♀️

还有兴趣一起学《周易》的小伙伴,来领一下教材吧👇

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Xxpsg7MZegAOHd6MF9Y1Qg
密码: n7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