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阮一峰的《科技爱好者周刊》的忠实读者。
曾经想过很多次,要不要学习他,把自己每周看的书、影片和文章收集起来,做成一份周刊,算是对自己的一周总结。以前老觉得自己没干什么事,时间嗖地一声就过去了。没想到这一整理起来,自己看的东西还不少。本来还想总结几篇文章的观点,但今天已经很晚了,留到下期吧。
就这样。这周总算对自己有交代了。
立秋以后,明明还是三十几度的天,盛夏的那一份潮湿和黏腻,却从空气中消失了。
这让我想起李樯在《立春》 开篇写的一句话:
立春一过,实际上城市里还没有啥春天的迹象,但是风真的就不一样了,风好像在一夜间就变得温润潮湿起来了.
立秋的感受,刚好是反过来的。
上周妈妈打电话来,说鬼节快到了,晚上不要在外面走,怕带回一些不干净的东西。我一面笑,说我不信鬼,他们不会来找我的;一面又好几天晚上闭门不出——本该去游泳的,不知道是下雨的缘故,还是妈妈的言灵钻到我的心里呢?
还是要下楼扔垃圾的。小区的阿婆在地上烧纸钱,一旁的香烛在黑夜里闪烁着点点红光。低头一看,那几根香插在一个苹果上(我怎么可能会拍照)。
📖 读书
自从打开「图像小说」这个新世界的大门后,每次去广图,我都会找几本来看(感谢图书馆)。这一周看的最好的作品,便是这本《建筑师》。
故事讲的是一名自视甚高的建筑师,在五十岁那年遭遇人生危机,从而开启了一场自我放逐之旅。单纯从叙事水平上来看,它不如之前我看的那本《遗产》,但作者的绘画表达着实令人惊艳,书中的图像不再是文字的婢女,而是有自己的生命力。
如果你看了很多日漫,好奇漫画还可以怎么画的话,一定不要错过这本《建筑师》。
故事的背景,是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后的俄国。主角原本是一个普通的会计,在「改朝换代」的乱局中发了一笔不义之财,随后改头换面,以伯爵身份过上了富人的生活。但命运就像过山车,这种动荡不安的时局,让主人公的生活充满了惊险和戏剧。他就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,在欲望和生存的两端来回奔走……
画风跟故事一样,弥散着一股且挥之不去的沉重感和压抑感,让人感受到什么叫比黑更黑,只剩下人性的欲望在面孔上发光。
我喜欢盖·德利斯勒的作品 ,画面简单规整,内容充满了日常生活的趣味。上个月看完他的《缅甸小日子》和[《平壤》](https://book.douban.com/subject/5348209/,本来是要写进《这个月看的 10 本漫画(下)》,但活生生让我给拖没了……
这本《第 111 天》,讲的不是盖·德利斯勒在世界各地的旅居生活,而是他的一个熟人,在异国被绑架的真实经历。相比于他的其他作品,《第 111 天》一点也不有趣,甚至可以说十分单调——当事人戴着手铐,被关押在房间,每天过着重复的生活,吃饭、上厕所、睡觉。如果这种单调和重复,让你难以忍受的话,也许这本书的目的就实现了——这就是人质的境遇。
可以说,这本书讲的是一个葡萄酒侦探故事。一位法国的葡萄酒酒农,无意间中品尝到一款梦想口味的葡萄酒,从而踏上了解密那款神秘的葡萄酒,找寻相应的葡萄藤的故事。
可惜我不喝酒,看着有点隔。
一本小册子,很快就读完了。
学到的知识点:「弥赛亚」的本义不是救世主,而是过去或现在的领袖。「先知」的本意也不是预言家,而是与神沟通的人。
对于那些坚信《圣经》是神的默示的教徒来说,看这本书可能会被冒犯。
自从看了电视剧《维京传奇》之后,我就对维京人产生了兴趣。他们是战士、是商人,是海盗,也是海航家。他们来自北欧一隅,足迹却遍布北海、地中海、波罗的海周边地区,给中世纪初期的欧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。
成为一名维京人是怎样的体验?如果你感到好奇,那么这本《维京战士》,便提供了一份全面的修炼指南。从如何加入维京人,到如何选择武器和装备,如何战斗,如何挑选劫掠地点,都有生动的介绍。
如果哪一天(不幸地)穿越到了维京人生活的时代,记得一定要带好这本书。
我对埃及的兴趣,始于正在阅读的《出埃及记》。
这本《六千零一夜》不是一部古埃及简史,介绍尼罗河国度那数不清的王朝、法老和神灵,而是一部知识考古作品。什么是知识考古呢?就是去考察我们所了解的古埃及文化、历史、观点,究竟是怎么形成的。
用书中的原话说,便是:
与其过分纠结于真实的古埃及到底是什么样子,不如换个角度想问题,来一场知识考古。扪心自问,我们如何获得了今天与古埃及有关的那套知识;又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、什么地点,出于什么目的构建了这套知识?
有句话说得好,「所有的历史,都是当代史」。当我们回望过去的时候,当我们讲述过去的故事的时候,难免会打上今天的烙印。
这本书比较适合对古埃及有一定认识的人来看。
最后吐槽一句,原版的书名为 The Lost Civilization,即失落的文明。不知道为什么,现在很多历史读物都喜欢把书名改成 xxx 几千年,真的很讨厌。
这周看完了美剧《波吉亚家族》的第三季。由于第四季被砍掉了,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,便找了盐野奶奶的这本《优雅的冷酷》来看(文艺复兴的故事第五册)。
国内读者认识盐野七生,估计是因为她的那套《罗马人的故事》。但跟那套成熟作品不同的是,《优雅的冷漠》是盐野七生的早期作品(第二部),虽然有着她一贯的写作特点——把历史梳理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但读起来却没有「人物传记」的那种鲜活感,更像是一部切萨雷·波吉亚在世期间的编年史。
我期待读一本《史记》,却读了一本《汉书》,就是那种感觉。
至于这位切萨雷·波吉亚究竟是谁呢?我放在下面的美剧《波吉亚家族》一起讲。
🎬 看片
终于把三季都看完了,可惜第四季砍了,没了。
美剧《波吉亚家族》讲的是文艺复兴时期,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和他的三个私生子女的故事,他们是来自西班牙的波吉亚家族。如果说《权力的游戏》借鉴的是欧洲中世纪历史的话,那么著名的黑帮电影《教父》三部曲的历史灵感,便来自那位靠贿选上位的西班牙人教皇波吉亚。
盐野七生那本《优雅的冷酷》,主人公切萨雷·波吉亚,是教皇的私生子。在 18 岁的时候,切萨雷拜他爹所赐,当上了枢机主教(红衣主教)。但他并不想终生担任神职人员,他想成为一个君主,成为统一意大利的伟人。
记得刚看《波吉亚家族》的时候,我处在接连的震惊中——什么,教皇可以养情妇?什么,教廷可以这么明目张胆搞裙带关系?什么?什么?什么?三观尽毁之外,倒也是有收获的)——看完电影、电视剧,再去读相应的历史著作,就不会记不住名字了,所以我常常用看片来辅助阅读😛
我记得《梦想改造家》有一期节目,请了日本建筑师本间贵史,为一个有阿兹海默症(老年痴呆)老人的家庭改造房子。那个奶奶把家里很多人都忘了,情绪也很容易不稳定。当时觉得她的家人实在太辛苦了,照顾一个失智老人,就像照看一枚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的定时炸弹,让人心力交瘁。
当时我还天真地以为,老人什么都不记得了,每天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,她这样反而是比较幸福的。看完电影《困在时间里的父亲》之后,我才发现自己有多么无知。
我们平时看的比较多的,是站在子女的角度照顾失智父母的艰辛。但《困在时间里的父亲》这部电影,让我们从失智老人角度,体验了他的生活:你突然发现家里有个陌生人,他却说他是你的亲人;好不容易记住了他,第二天他忽然变成了另一个样子,或者身边的人告诉你,你说那个人根本不存在。这种记忆与现实的错位,让每一天的生活都变成了恐怖片,在这种不安和不确定的状态下,人的情绪是很容易出问题的。所以,那些爱发脾气的失智老人,不是他们脾气变坏了,而是他们的生活,他们的记忆全部凌乱了。
这部片看得虽然很难过,但看完之后,我们会对阿兹海默症有更多的理解和心理准备。
🎮 玩游戏
周末玩了一款维京入侵主题的塔防游戏。
玩家带着军团,在小岛上守卫房屋。对手是维京人,他们会乘着船,穿过海上的迷雾,从四面八方登岛纵火打劫。玩家的任务则是杀死那些上岸的维京海盗。
游戏每一关是不同的岛屿地图,想要成功抵御维京人的入侵,就要因地制宜进行防御,并根据入侵的兵种,制订应对阵型。相比于维京人五花八门的兵种,玩家可以发展的兵种很少,只有步兵、弓箭手和长枪兵三种。由于不同兵种之间会相互制衡。所以,想要顺利通关,还得好好琢磨排兵布阵的艺术。
注意,万一拿个小队被团灭,那你就永远失去了他们,代价非常高!
我大概玩了六个小时就通关了。游戏的画风、音效都很可爱。
如果想玩一个没那么多乱七八糟东西的塔防游戏,那就来严峻北境,抵御维京人吧!哈哈。
🔧 好工具
neeva:https://neeva.com/
一个没有广告,不兜售用户数据,注重用户隐私的搜索引擎,由谷歌的前工程师开发。
我现在在用,搜索质量还不错,且不用科学上网就可以用。在此分享给大家。
这里是仙人周刊,每周日更新,欢迎订阅。
公众号:许仙人 竹白:xianren.zhubai.love 博客:https://colarxu.github.io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