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的「房子」|出埃及记 36

2023.01.13

上一期介绍了约柜、桌子和灯台,它们是放在圣所,也就是神的「房子」里的全部「家具」。虽然物件很少,就三样东西,但各个都金光灿灿。

不知道圣所又长成什么样子呢?

懒得看文字描述的,可以直接看下面的 3D 复原视频。

首先,看它的坐落和朝向

圣所搭建在山上,也就是高地上。

它的朝向,并非我们青睐的坐北朝南,而是坐西朝东。东边才是圣所的大门和入口方向。

其次,看它的结构和骨架

圣所是一个长方形的房子,入口设在短边。

背后的那堵墙(西墙),竖着六根皂荚木做的木板(即幕板),当作柱子。房子的左右两边(南墙和北墙),则各竖着二十块板子。每块板子都要用金子包裹。

对了,这些木板可不是直接插在地上的。

每块板子的下方,都有两个用银子做成的基座。板子和银座,用榫卯结合在一起。

虽然圣所立了很多木板当作墙壁,但木板上既没有搁横梁,也没有搭屋顶。所以,它是怎么连接起来的呢?

答案就是闩子。

每根竖着的木板上,都安了金环,上中下各三排。在中间的那一排金环中,横插一根闩子,从第一块木板直通最后一块木板,是为中闩,然后上方插两根闩子,下方再插两根。每面墙的内部和外部,都用这种方式固定一遍,一块块木板,就连成了一面墙。

但这三面墙,又是怎样组装在一起的呢?

原来,在西墙(即背后那堵墙)和南墙、北墙的交接处,还要各加上一块木板,由于木板上下都有突出的榫子,用金环扣在一起,就能把三面墙连成一个整体。

请大家注意,目前为止的这三面墙,还没有屋顶。但接下来,木工就退场了,换纺织工人和皮革匠上场,因为圣所的屋顶跟牧民的帐篷一样,不是木头,而是布料

圣所上总共覆盖着四层幕幔,从里到外:

第一层最为华丽,是用麻线和三种颜色的纱线(蓝色、紫色、朱红色)织成的,每一幅幔子上面都绣有基路伯,也就是施恩座上的天使像。总用要做十幅幔子,五五用金钩相连,铺在圣所上。

第二层是山羊毛织成的,共要用十一幅,每一幅比第一层的幔子都要大一点,也是用金钩相连,铺在第一层的幔子上。

第三层是公羊皮做的,要染成红色。

第四层则是海狗皮

大家有没有发现,这四层幕幔,结合了美观和实用。最里面那一层最好看,彩线织成,又绣有基路伯天使。第二层羊毛可以保暖,第三层山羊皮可以防风防水保暖,最外一层海狗皮,再加一层防水,共同为圣所遮风挡雨。

屋顶是有了,但圣所的门长什么样子呢

其实那里没有我们通常意义上的门,而是用柱子和幔子(也就是门帘)来作区隔。

房子的东面立有五根皂荚木柱子,柱子用金子包裹,下面有铜做的基座。柱子之间,用金钩挂着门帘,门帘跟第一层的幕幔是一样的,只是没有绣基路伯。

好了,圣所的外形已经大致清楚了,那里面是什么样的呢?

最后我们就来看看圣所的内部布局

神的「房子」总共有两间屋子,最里面那一间,叫做「至圣所」,比外面的圣所还要高一个等级。

至圣所和圣所,也是用皂荚木柱子和门帘来隔开。跟入口不一样的是,这里用的是四根包金的柱子,不是五根;,柱子下的底座是银座,不是铜座;门帘上的幔子绣有基路伯,而外面的没有。

至于「家具」的摆放。

上一期说的约柜放在至圣所里面,而其他两件则摆在圣所的区域,桌子放在北墙,灯台放在南墙。

这一章的内容,说实话,如果没有图的话,看得肯定是云里雾里。但即便想象不出圣所的样子,看完经文的内容之后,大概也能猜到,它其实是一个简单却华丽的方形大帐篷

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后,一直在旷野流浪,过着迁徙无定的生活。所以神的「房子」也设计成了便于拆卸和搭建,能跟着大部队迁徙的「流动住宅」。

好,今天就到这里。下一期我们来看祭坛的做法。